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印发宣城市专利申请费用资助办法的通知

时间:2024-06-30 15:43:50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784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宣城市专利申请费用资助办法的通知

安徽省宣城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宣城市专利申请费用资助办法的通知

宣政〔2007〕9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宣城市专利申请费用资助办法》已经20076年10月24日市政府第2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宣城市专利申请费用资助办法

第一条 为鼓励发明创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我市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根据《安徽省专利保护和促进条例》和《安徽省专利申请费用资助办法》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属市本级的企事业单位、其它组织和个人申请的专利,依照本办法申请资助。
第三条 资助条件:
(一)国家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已授权的中国发明专利;
(二)国家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已授权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
(三)国家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已授权的中国外观设计专利;
(四)国外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已授权的发明专利。
第四条 资助标准:
(一)中国发明专利4000元/件;
(二)中国实用新型专利1600元/件;
(三)中国外观设计专利1000元/件;
(四)国外发明专利每个国家16000元/件(最多2个国家);
(五)在校学生申请的专利按上述标准增加20%资助。
第五条 申请资助的单位和个人需向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提供下列材料:
(一)宣城市专利申请费用资助审批表一式二份(审批表由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制定);
(二)中国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国外发明专利证书原件及其复印件(专利证书原件经核对无误后退还申请人);
(三)非职务发明需提供有效身份证明及其复印件(身份证明经核对无误后退还申请人),职务发明需提供单位有效资质证明(如企业营业执照副本、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等)及其复印件(单位资质证明经核对无误后退还申请人);
(四)一项专利有两个以上申请人的必须提供其它专利申请人的委托书;
(五)在校学生需提供学生证复印件和学校证明各一份。
第六条 市直单位和个人向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提出申请,经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审核后报市政府批准。
第七条 资助申请工作每年度开展一次,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于每年第三季度集中受理上一年度内符合资助条件的申请。
第八条 资助资金由市财政供给,列入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中管理。
资助资金的拨付按财政预算资金拨付的有关要求办理。
第九条 申请资助的单位和个人提供的材料应当真实有效,如有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则追回资助资金,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条 各县市区应参照本办法制定相应的资助办法。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潮州市人民政府印发《潮州市依法行政定期报告规定》的通知

广东省潮州市人民政府


印发《潮州市依法行政定期报告规定》的通知

潮府〔2009〕23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府直属各单位,市各开发区管委会:
现将《潮州市依法行政定期报告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五月二十七日


潮州市依法行政定期报告规定

  第一条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的依法行政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我市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府直属各单位,应当定期向市人民政府报告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情况。
市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向市人大常委会和省人民政府报告我市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情况。 
  第三条 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定期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实行重要决策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的情况;
  (二)政务公开制度落实情况;
  (三)行政执法行为规范情况;
 (四)行政执法监督情况;
 (五)规范性文件审查、报备及定期清理情况;
 (六)行政复议及诉讼工作情况;
 (七)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提高情况;
 (八)法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配置及调整情况;
 (九)其他依法应当报告的情况。  
  第四条 各报告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定第三条规定的内容,报告本地区、本部门推进依法行政年度计划的执行情况、采取的主要措施、取得的成效、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下一步的工作打算等。 
  第五条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府直属各单位应在每年12月底前将本单位年度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情况,以正式文件形式一式三份报送市法制局,由市法制局汇总后呈报市政府。
我市的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情况,经市政府审定后,由市法制局报送市人大常委会和省人民政府法制办。
第六条 各报告单位的行政首长为本单位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情况定期报告制度第一责任人,应当认真履行职责,确保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情况定期报告制度的落实。
  第七条 各报告单位的法制工作机构,负责承办本单位的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情况定期报告的具体工作,应按时形成书面材料,经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审定后上报。 
  第八条 本规定自2009年7月1日起施行。





杭州市质监局关于印发《杭州市蔬菜农药残留量监督检验细则(2003)》的通知

浙江省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杭州市质监局关于印发《杭州市蔬菜农药残留量监督检验细则(2003)》的通知

杭质标[2003]221号


各检测机构:

  《杭州市蔬菜农药残留量监督检验细则(2003)》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修改完成,现发给你们,望各检测机构遵照执行。

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二〇〇三年八月十三日

关于印发“杭州市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的通知(杭质特[2004]19号)


各区、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分局),市锅检中心、市特检中心:

  为进一步规范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考核的管理,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制订“杭州市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二OO四年二月三日

杭州市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考核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确保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及其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根据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考核管理规则》及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浙江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机构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规章和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涉及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包括:司炉工、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人员、压力容器操作人员、水处理人员、电梯司机、起重机械司索(指挥)作业人员、起重机械司机、气瓶充装操作人员、厂内机动车辆驾驶员等。
  第三条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考核的监督管理工作。开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工作的机构必须符合本办法规定的要求,并取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的培训资质。

第二章 基本条件

  第四条 负责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的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并报市局特监处备案:
  ㈠具有法人资格,健全的培训组织管理机构和专职管理人员;
  ㈡具有从事专业安全技术理论和安全实际操作技能培训的必要教育手段、设施、场地、教具和电化教学设备等;
  ㈢有相应工种的教学培训大纲;
  ㈣有完善的培训质量保证体系;
  ㈤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专业技术理论教员应具有相应专业的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实际操作教员应具有相应的工种技师以上的技能水平,或具有连续五年以上相应工种的工作资格和经历。
  第五条 使用操作(司机)及其他作业人员参加取证的专业技术培训不得少于80个学时,培训内容应包括专业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两部分。
  专业技术理论培训内容有:设备的性能、结构和基本原理,各控制部位和安全装置的名称、作用与使用方法;设备安全操作的规程和技术要求,设备维护和保养的方法;一般常见故障、突发事件和事故的判断与处理方法;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
实际操作培训内容应根据各工种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与技能的基本要求而确定。
  第六条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对理论、操作教员和申请参加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专业技术培训的人员的基本条件进行严格审核把关。

第三章 监督管理

  第七条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机构每年一月份向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上一年度的培训工作情况总结及本年度的培训工作计划。
  第八条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上岗培训取证实行考、培分离。考前培训由有资质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机构承担,考试由各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
  第九条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上岗培训取证实行统一教材、统一大纲、统一试卷、统一发证。专业技术理论考试与实际操作考试的题库和培训材料由市局特监处负责监督管理,各地不得擅自变更或调整。
其上岗培训考核合格,由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统一发放杭州市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
  第十条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机构应在每期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前5日,将当期的培训审批表及培训计划,报送市局特监处和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并经市局特监处核准后,方可开展相应的培训考核工作。
当期考试前2日,由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向市局特监处领取试卷。
考核结束后,由各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上报考合格人员资料,经市特监处审核,并颁发特种作业人员证书。
  第十一条 各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在组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专业技术考核时,应当满足以下条件:
  ㈠理论考试的监考人员或实际操作的主考人员不得少于2名;
  ㈡理论考试的监考人员中至少有一名是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
  ㈢实际操作的主考人员应具有相应工种技师以上的技能水平,或具有连续5年以上相应工种的工作资格和经历。
市局特监处不定期进行抽查。
  第十二条 本办法的贯彻实施纳入各地的年度考核工作,各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机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予以通报批评、责令暂停培训考核工作、给予责任人必要行政处分等处理。
  ㈠违反本管理办法规定的;
  ㈡培训质量不符合要求或发证率未达到规定要求的;
  ㈢未经培训或考核不合格,擅自发放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的。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